首届“闪存数据库系统国际研讨会FlashDB2011”在香港举办
首届闪存数据库系统国际研讨会(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Flash-based Database Systems)于 2011年 4月 22日香港举行。本次会议由永利集团3044am孟小峰教授发起并组织,来自本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。会议邀请了德国学者Theo Härder教授、韩国学者Sang-Won Lee教授、香港浸会大学徐建良教授做特邀报告,来自人大、清华、北大、中国科大、以及德国、法国、韩国的学者报告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。孟小峰教授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。
闪存作为一种新型的存储设备,目前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。由于闪存与传统磁盘的物理性能的不同,给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结构设计均带来巨大挑战。五年前孟小峰教授凭借多年在这方面工作积累,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闪存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工作,并于2008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联合中国科技大学、香港浸会大学共同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“闪存数据库技术研究”的资助。近两年课题组在闪存数据库存储管理、缓冲区管理、查询处理和事务处理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,并在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重点项目中期评估中得到专家的好评。本次会议是依托课题的需要开展的一次重要国际学术研讨,会议安排了特邀报告“Flash-Based Database Systems: Experiences from the FlashDB Project”专门介绍课题组的工作,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。
背景资料:
闪存(Flash Memory)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,它是一种高速、低功耗、抗震、小巧轻便的存储介质。随着闪存容量的不断增长,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直接用其来存储大量的数据,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是“如何有效地组织、存储、管理和使用闪存中的数据”。为了解决闪存数据日益严峻的管理问题,以孟小峰教授为课题负责人的项目“闪存数据库技术研究”于2008年9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(项目号:60833005),展开了对闪存数据库系统的系统研究。
相关链接: